📢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监管沙盒: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的新探索
监管沙盒: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的平衡之道
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为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在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监管沙盒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最初由英国政府于2015年提出,旨在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以测试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让监管机构有机会探索适合新型金融业态的监管方式。
近年来,这一做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设立了针对加密货币和虚拟金融的监管沙盒。在中国,除香港外,江西赣州、山东泰州、浙江杭州和广东深圳等地也开始了监管沙盒的探索实践。
其中,赣州市政府联合相关机构于2017年7月启动了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这是中国大陆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区块链监管沙盒。该园区鼓励区块链技术创新和金融应用创新企业入驻,并给予政策支持。目前园区已建成2.5万平方米,并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区块链备案制度等。
香港则于2018年11月宣布将加密货币交易所纳入监管沙盒。香港证监会计划通过两个阶段的沙盒测试,评估加密货币交易所是否应受到监管。这一做法为交易所提供了特殊的监管豁免,以便其进行探索性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赣州和香港的监管沙盒存在本质差异。香港的做法更接近国际标准,由最高监管机构推行,政策试验的目标性和目的性更为明确。而赣州的沙盒则更像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孵化园区,是地方差异化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一些城市如深圳、青岛等地也推出了所谓的"监管沙盒"或相关园区。然而,这些项目多由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牵头,缺乏政府或监管机构的直接参与,严格来说并不符合监管沙盒的定义。这些项目更像是传统的产业园区,只是聚焦于区块链企业。
真正意义上的监管沙盒应该连接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双方在特定范围内共同探索适合金融科技创新的新政策。物理空间并非核心要素,关键在于"监管"本身。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打着"监管沙盒"的旗号,实际上更多是在进行园区孵化。虽然这些项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宽监管政策作为扶植手段,但对推动监管机制与金融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实际意义有限。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这些由行业自治组织主导的产业集聚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它们或许能够形成有效的自律规范,进而对监管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但从目前已成立的区块链产业园区运营情况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仍面临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