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IUS法案的隐患:稳定币新规或加剧美元霸权悖论

近期,加密圈内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刚刚签署成法律的《GENIUS法案》。这部法案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它为加密货币,尤其是稳定币,开辟了合规之路。支持者声称,这将巩固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保护。

然而,作为一个习惯于辩证思考的人,我不禁要问:这部法案真的如表面所见那般"天才"吗?还是说,在那些光鲜条款之下,潜藏着我们尚未预见的风险?

让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剖析《GENIUS法案》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加密世界的积极参与者,我个人欢迎《GENIUS法案》的出台。毕竟,它将区块链和加密技术推向了大众生活,为广泛采用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摇摇欲坠的全球化进程增添了一道安全保障。因此,本文列出的种种缺点,可以视为"盛世危言",或者仅仅是一次思维练习。读者不妨一笑置之。

美元陷阱:制造业回流的梦想面临挑战?

该法案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让美元稳定币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硬通货",以此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它要求所有合规的稳定币发行商必须用高质量的流动资产(主要是短期美国国债)进行1:1的抵押储备。

想象一下,当全球都在使用美元稳定币时,需要多么庞大的美国国债作为储备金?这将创造出对美国国债的巨大且持续的需求。全球资金将涌向美国购买国债,美元自然会变得更加强势。

这看似对美国有利,但却隐藏着一个巨大悖论,尤其是对制造业回流而言。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一个关键原因是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大量美元流向全球,而其他国家拿着这些美元又主要购买美国国债和华尔街金融产品。

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外国资本涌入华尔街 → 推高美元汇率 → 强势美元使"美国制造"在海外变得昂贵 → 出口更加困难,进口商品则更显便宜 → 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 本土制造业竞争力持续削弱。

《GENIUS法案》相当于为这个恶性循环安装了一台超级涡轮增压器。稳定币的全球普及意味着美国向全世界发行"数字美元",引爆全球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空前需求。结果是美元价值将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位。

这对美国本土制造业和海外收入占比较大的美国跨国公司来说都是沉重打击。海外收入在换算回强势美元时会显著缩水,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股票估值,甚至可能拖累主要股指的整体表现。

所谓的制造业回流,在强势美元的压力下,可能会变得更加遥不可及。《GENIUS法案》在巩固美元金融霸权的同时,可能正以牺牲本国实体经济为代价。

美元霸权的悖论:过度集中可能加速"去美元化"?

《GENIUS法案》旨在巩固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用力过猛的做法可能反而加速全球对美元的离心趋势。

在稳定币出现之前,美元已经是美国实施经济制裁、投射地缘政治力量的工具。《GENIUS法案》试图将数字货币生态系统的核心进一步集中到美元及其监管范围内。然而,正是对美国将金融体系武器化的担忧,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寻求替代方案的主要动力。

例如,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巨大潜力受到普遍看好,甚至有人设想它能取代SWIFT。但"SWIFT"这个词之所以广为人知,正是因为俄乌冲突中将俄罗斯"开除"的事件引发了广泛警惕。如果未来稳定币取代SWIFT成为跨境支付主流,岂不是美元霸权自断一臂?

因此,《GENIUS法案》实际上向美国的竞争对手发出了明确信号:在新的数字美元体系根深蒂固之前,建立替代方案的时机已经到来。

虽然短期内撼动美元霸权几乎不可能,但在局部市场实现"去美元化"却完全可行。由俄罗斯和中国主导,并得到印度、伊朗等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响应的"去美元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双边贸易中转向本币结算、增持黄金以替代美元资产、以及积极开发和推广非美元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绕开SWIFT。

债务与信誉:政府面临的挑战

首先是"钱袋子"——难以自拔的债务陷阱

稳定币为美国国债创造了巨大需求。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借钱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

正常情况下,政府过度借贷会导致市场要求更高利息作为风险补偿,形成天然的"刹车"机制。但现在,稳定币发行商这个"铁杆买家"群体的存在,相当于全球人民成为美债买家,人为压低了借贷成本。政府可以更容易、更便宜地借到更多钱,财政纪律的约束力被大大削弱。

这在经济学上可视为"债务货币化"的一种变体。虽然不是央行直接印钞给政府花,但效果高度相似:私营公司发行"数字美元"(稳定币),然后用公众的钱购买国债,本质上还是通过扩大货币供应为政府赤字融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通货膨胀,这种"隐形税"会悄无声息地转移我们的财富。

更危险的是,它可能将通胀风险从周期性政策选择转变为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特征。传统上,大规模债务货币化是央行应对严重危机时才动用的非常规、临时性工具。然而,《GENIUS法案》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的、与经济周期脱钩的政府债务需求来源。这意味着,债务货币化将不再是危机应对措施,而是被"嵌入"金融系统的日常运作中。这将在经济体系中植入持续的通胀压力,使得未来控制通胀的任务变得异常艰巨。

其次是"铁锁连舟"——新的金融不稳定传导机制

《GENIUS法案》要求所有在美国合规运营的稳定币都必须将美债作为核心储备资产。这便是"铁锁连舟"的由来:不同的稳定币是"舟",却被"美债"这条锁链紧密连在一起。

法案因此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金融不稳定传导路径,将数字货币市场的命运与美国国债市场的健康状况紧密捆绑。

一方面,如果某个主要稳定币发生信心危机,可能引发大规模赎回潮,迫使其发行商在短时间内抛售巨量美国国债。这种"甩卖"行为足以扰乱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基石的美国国债市场,可能导致利率飙升和更广泛的金融恐慌。

另一方面,如果美国主权债务市场自身出现危机,将直接危及所有主要稳定币的储备金安全,可能引发整个数字美元生态系统的系统性"挤兑"。

法案由此创造了一个双向的、能够放大风险的传染渠道。更何况,稳定币作为新事物,公众认知尚浅,任何风吹草动引发的恐慌,都可能在这条风险传导链中被急剧放大。

最后是"面子"——不容忽视的信誉风险

《GENIUS法案》在投票过程中两党分歧很大。一个巨大争议点直指总统的利益冲突问题。法案禁止国会议员及其家属从稳定币业务中获利,但这条禁令并未延伸到总统及其家人身上。

这一点之所以敏感,是因为某些政治家族深度参与了加密行业。其家族持股的公司就发行了一款稳定币,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

一国元首为一个加密货币站台,这种"公器私用"的味道未免太浓。一边是总统大力推动稳定币合法化,一边是自家的稳定币生意蒸蒸日上。这不仅让法案本身蒙上了"利益输送"的阴影,也让整个Web3和加密行业的声誉受损,仿佛沦为了政治权贵们牟利的工具。

更深层的风险在于,一部带有明显党派和个人利益色彩的法案,其稳定性必然堪忧。虽然这次在某党主导下得以通过,但反对声音不绝于耳。谁能保证,未来某天政权更迭后,新上台的政府不会对现任总统进行"清算"?到那时,他们会不会因为厌恶法案背后的利益纠葛,而选择"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直接废除或颠覆整个稳定币框架?这种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对于一个极度需要长期稳定预期的行业来说,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

权力游戏:是"创新天堂",还是"巨头后花园"?

法案声称要"促进创新",但仔细审视其规则,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法案为稳定币发行商设定了一套堪比银行的严苛监管标准:反洗钱(AML)、了解你的客户(KYC)、频繁的审计、银行级的安全系统...这一切都意味着极其高昂的合规成本。有研究显示,高达93%的金融科技公司都为满足合规要求而头疼不已。

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这几乎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那么,谁能轻松应对呢?答案不言而喻:那些早已家大业大的华尔街巨头和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它们拥有现成的法务合规团队、雄厚的资本,以及与监管机构打交道的丰富经验。

结果很可能是,这部法案名为"促进创新",实则为行业巨头们挖了一条深深的"护城河",将那些充满活力、最具颠覆性的小团队无情地挡在了门外。最终,我们可能看不到百花齐放的创新生态,而是一个由少数几家银行和被"招安"的科技巨头主导的寡头市场。它将系统性风险再次集中到那些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被证明"大而不倒"的机构身上,或许只是在为下一场由寡头引发的危机埋下伏笔。

某些公司虽然毁誉参半,但它那种出身草根、野蛮生长、最终成为行业巨头乃至全球人均利润最高企业的"创业神话",在《GENIUS法案》之后,恐怕将成为绝响。

代理人监控:谁在看着你的钱包?

在推动《GENIUS法案》的同时,立法者们还高调通过了另一项法案——《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并宣称成功阻止了政府发行"奥威尔式"的、能直接监控我们每一笔消费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这被誉为是"隐私的伟大胜利"。

但请等一下,这会不会只是一个巧妙的烟雾弹?

政府确实没有亲自下场运营一个中心化的账本,但《GENIUS法案》做了什么呢?它强制要求所有私营的稳定币公司,必须对用户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KYC),并记录所有交易数据。

这里,我想用一个Web2时代的著名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斯诺登事件和"棱镜计划"(PRISM)。当年,斯诺登曝光的文件显示,美国NSA可以通过一个名为"棱镜"的秘密项目,直接从某些科技巨头的服务器里获取用户的邮件、聊天记录、照片等各类隐私数据。

PRISM-1.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SelfCustodyBrovip
· 14小时前
就这新法案? 呵呵
回复0
冷钱包守护者vip
· 08-08 13:29
又是一出戏
回复0
永远在逃顶vip
· 08-07 14:08
又是画饼充饥了
回复0
治理投票假装者vip
· 08-07 14:06
这新法案有点投机诶
回复0
failed_dev_successful_apevip
· 08-07 13:54
笑死 监管来了慌啥!
回复0
佛系链上人vip
· 08-07 13:45
这法案水分太大了吧 懂得都懂
回复0
RadioShackKnightvip
· 08-07 13:39
监管来咯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