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如果今天讓你重新設計整個 Web3 應用架構——你會從哪開始?
所謂 intent-centric 架構,說白了就是把“用戶想要什麼”變成第一優先級的需求,不再是按鈕後的隱藏參數,而是整個系統運轉的中心。
用戶只需要描述“我想幹嘛”,剩下的匹配、條件約束、對手方查找、最後的交付,全由系統自動協調。
比如我說:“我想用 100 個 stETH 換等值的 RWA 資產,必須是最優性價比,並且今天之內完成。”
如果自己來做這個動作,要麼找 aggregators 做路由,要麼在多個池子裏下單、比較、等成交,還不一定能達成。而在 intent-centric 系統中,這個需求會被解構成明確的意圖,廣播出去,讓有能力 fulfill 的 solver 來處理並 settle。
Anoma 把這種系統拆解成四大模塊:
1⃣Intent:用戶的願望、約束條件
2⃣Counterparty Discovery:找到可以匹配的另一方
3⃣Solving:找到最優方案
4⃣Settlement:最終交付和鏈上達成
這四塊其實就構成了未來應用的最小公因式。
很多你熟悉的復雜 DApp,比如 OpenSea、Gitcoin、CoWSwap,歸根到底也都圍繞這幾個動作在運作。只是傳統架構讓這套流程又重又碎,用戶體驗不統一,開發難度還高。
intent-centric 的好處,就是把這一切抽象出來、標準化。最重要的是自帶去中心化屬性。
在 Anoma 的設計中,solver 和 settlement 是開放網路,任何人都可以成爲 fulfill intent 的參與者,不是中心化的 router,也不是默認預置的“唯一路徑”。
而且這還只是開始,Anoma 後面還會講 identity、data flow control 等更底層的東西。整個 intent 架構可能會是“後智能合約時代”的入口。
我個人非常看好 intent-centric 架構,甚至覺得它有機會像當年“帳戶模型”、“EVM”那樣,重新定義鏈上應用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