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比特幣流通速度對未來發展有什麼影響?
比特幣流通速度創十年新低,非警訊而是成熟的象徵。其用途已從貨幣轉向長期資產,反映了機構採用與鏈下活動的增長。本文源自 Stefania Barbaglio,Coindesk 所著文章,由Shaw 金色財經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起底 Pantera Capital 創辦人:65 美元抄底比特幣的千倍傳奇 ) (背景補充:幫巨鯨出貨8萬枚比特幣、為機構OTC,Galaxy Digital為何是華爾街最懂Crypto機構? ) 比特幣的鏈上流通速度處於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這表明其用途已從貨幣轉向長期資產的持有。機構採用率有所提高,比特幣在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和企業金庫中的持有量顯著增加,從而減少了鏈上交易 鏈下活動,包括閃電網路和 Wrapped Bitcoin 的使用,表明比特幣的經濟活動比鏈上指標所顯示的更為活躍。 比特幣鏈上交易速度 (即比特幣的流通速度) 處於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在一些人看來,這是一個危險信號:比特幣是否已失去動力?它是否仍在使用? 事實上,流通速度下降或許是迄今為止最清晰的信號,表明比特幣正在走向成熟,而非停滯不前。比特幣不再像現金那樣流通,而是越來越多地像黃金那樣被持有。 功能轉變 在傳統經濟學中,流通速度指的是貨幣易手的頻率;它是經濟活動的指標。對於比特幣而言,它追蹤的是比特幣在鏈上交易的頻率。在比特幣發展的早期階段,由於交易員、早期採用者和愛好者對其用例進行測試,比特幣的流通頻率很高。在 2013 年、2017 年和 2021 年等主要牛市期間,交易活動激增,比特幣在錢包和交易所之間快速流動。 如今,情況已發生變化。超過 70% 的比特幣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都沒有動過。交易活躍度有所下降。乍看之下,這似乎表明使用量在減少。但實際上,這反映的是另一種情況:堅定的信心。比特幣正被視為一種長期資產,而不僅僅是短期貨幣。這種轉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機構推動的。 機構採用導致供應鎖定 自 2024 年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推出以來,機構持倉量大幅上升。截至 2025 年年中,現貨 ETF 持有超過 129.8 萬枚比特幣,約佔總流通供應量的 6.2%。若將企業金庫、私營公司和投資基金的持倉量計算在內,機構總持倉量接近 255 萬枚比特幣,約佔所有流通比特幣的 12.8%。這些資產大多保持不變,作為長期策略的一部分存放在冷錢包中。像 Strategy 和特斯拉這樣的公司並未動用其比特幣,而是將其作為戰略儲備持有。 這對稀缺性和價格而言是利好,但同時也降低了流通速度:流通中的幣量減少,在鏈上發生的交易也減少了。 鏈下使用量在上升且更難察覺 需要注意的是,鏈上流通速度並不能涵蓋比特幣的所有經濟活動。 鏈上流通速度只能說明部分情況。如今,比特幣的真正經濟活動越來越多地發生在基礎層之外,且超出了傳統衡量方式的範疇。 以閃電網路為例,它是比特幣的第二層擴容解決方案,能夠完全繞過主鏈,實現快速、低成本的支付。從流媒體小額支付到跨境匯款,閃電網路讓比特幣在日常場景中得以使用,但其交易並未體現在流通速度指標中。截至 2025 年年中,閃電網路的公開容量已超過 5000 個比特幣,自 2020 年以來增長了近 400%。私人通道的增長和機構的試驗表明,實際數字要高得多。 同樣地,Wrapped Bitcoin (WBTC) 使比特幣能夠在以太坊和其他鏈上流通,為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協議和代幣化金融提供動力。僅在 2025 年上半年,WBTC 的供應量就增長了 34%,這清楚地表明比特幣正在被使用,而非閒置。 然後還有託管問題:機構錢包、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冷儲存以及多重簽名 (multisig) 財務工具能讓企業安全地持有比特幣,但通常不會轉移這些幣。這些幣可能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但卻對鏈上交易速度毫無貢獻。 簡而言之,比特幣的活躍程度可能比表面上看起來要高,只是這種活躍發生在傳統流通速度指標之外。其效用正在向新的層級和平台轉移——支付渠道、智能合約系統、收益策略——這些在傳統的流通速度模型中均未體現。隨著比特幣演變成一個多層級的貨幣體系,我們或許需要新的方法來衡量其發展勢頭。鏈上流通速度的下降並不一定意味著使用量在減少。實際上,這可能只是意味著我們找錯了方向。 低交易速度背後的權衡 雖然交易速度慢表明投資者信心堅定且長期持有,但也帶來了挑戰。鏈上交易減少意味著礦工獲得的手續費減少:在 2024 年區塊獎勵減半之後,這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比特幣的長期安全模型依賴於健康的手續費市場,而這又需要持續的經濟活動。 還有一個問題是人們的看法。在一個很少有幣流通的網路中,它可能會開始看起來更像一個靜態的金庫,而非一個活躍的市場。這或許會強化比特幣是「數位黃金」的論點,但卻削弱了其作為可流通貨幣的願景。 這就是核心的設計矛盾:比特幣旨在同時成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 (數位黃金) 和一種交換媒介 (點對點現金)。但這兩個角色並非總是協調一致。流通速度是衡量這種推拉關係的指標,這種在保值與實用之間的持續鬥爭,以及比特幣如何應對這種局面,不僅將影響其使用模式,還將決定其在更廣泛的金融體系中的角色。 成熟的標誌 歸根結底,比特幣的流通速度下降並不意味著其使用頻率降低。這表明人們使用比特幣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隨著比特幣價值的提升,人們更傾向于將其儲蓄起來而非用於消費。隨著其被廣泛採用,基礎設施逐漸向鏈下轉移。而隨著機構的加入,它們的策略更側重於保值而非流通。比特幣網路正在進化。流通速度並未消失,只是變得不那麼活躍了,被不斷變化的用戶群體和新的經濟活動層次所重塑。 如果交易速度再次上升,這可能標誌著交易性使用再度興起;消費增多、資金流動加快、零售業參與度提高。如果交易速度持續低迷,則表明比特幣作為宏觀抵押品的角色已根深蒂固。無論哪種情況,交易速度都為比特幣的未來提供了一個觀察窗口。它不是作為一種用於消費的貨幣,而是作為一種可構建的資產。 相關報導 馬斯克嚴峻提問:量子電腦能否破解比特幣? 放棄了!花 12 年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