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iend Tech:SocialFi新秀的崛起與隱患在加密貨幣市場整體低迷的背景下,Friend Tech卻異軍突起,成爲熱議焦點。這款新興SocialFi產品自誕生以來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目前正處於新一輪熱度高漲期。Friend Tech於2023年8月10日正式上線,首日便在中文社區引發廣泛關注。其新穎模式、空投預期以及創新玩法吸引了大量用戶。上線當天就產生13萬筆交易,1000個活躍買家帳戶和500個賣家帳戶。然而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三天後活躍買家帳戶降至300左右,交易量跌至3萬筆左右。這期間出現了不少對產品的負面討論。直到8月19日官方宣布獲得某知名投資機構的種子輪投資,熱度才再次飆升。活躍買家單日達4000個,交易量超50萬筆,總鎖倉價值(TVL)從100多萬美元漲至700萬美元。不過市場並未持續買帳,三天後熱度再次回落。活躍買家降至100多個,交易量回到起始水平,TVL穩定在500萬美元左右。經過半個月的沉寂,Friend Tech近期突然再度爆發。交易量較此前翻倍,TVL飆升至3100萬美元,獨立帳戶達14萬個。這標志着Friend Tech正迎來新一輪熱潮。## Friend Tech爲何能脫穎而出?相較於曾經紅極一時但曇花一現的SocialFi項目,Friend Tech爲何能吸引更多真實用戶長期參與?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 優質用戶羣體。英文圈知名機構、項目方創始人及高流量博主的入駐帶動了整體市場關注。同時,其激勵機制從根本上消除了低質量帳號,保留了深度參與用戶。2. 空投預期。除了給房主5%的交易額激勵外,Friend Tech還計劃在6個月內發放1億積分。社區普遍預期這與未來代幣空投密切相關,估計每積分價值可達2美元。3. 雄厚背景。Friend Tech獲得了某頂級投資機構的支持,且構建在Base鏈上,可能得到Base官方及Coinbase的助力。4. 滿足向上社交需求。Friend Tech爲用戶提供了接觸高層級人士的機會,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一對一諮詢。## 參與Friend Tech的潛在風險1. 機器人盈利過高。目前140多個機器人通過Friend Tech獲利220萬美元,佔總盈利的四分之一,擠壓了普通用戶的空間。2. 價格曲線陡峭。當購買量超過一定程度後,用戶之間價格差距急劇拉大,容易引發羣內惡性競爭和踩踏。3. 產品邏輯與盈利模式矛盾。積分激勵鼓勵長期持有,但平台和房主收益依賴頻繁交易。長期可能導致提供優質服務的房主獲益極少,形成負循環。總的來說,Friend Tech抓住了市場空缺,吸引了大量關注。但其產品邏輯仍存在隱患,未來發展仍需觀察。投資者在參與時應謹慎管理倉位,權衡風險收益。
Friend Tech再掀熱潮 TVL突破3100萬美元 SocialFi新模式存隱患
Friend Tech:SocialFi新秀的崛起與隱患
在加密貨幣市場整體低迷的背景下,Friend Tech卻異軍突起,成爲熱議焦點。這款新興SocialFi產品自誕生以來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目前正處於新一輪熱度高漲期。
Friend Tech於2023年8月10日正式上線,首日便在中文社區引發廣泛關注。其新穎模式、空投預期以及創新玩法吸引了大量用戶。上線當天就產生13萬筆交易,1000個活躍買家帳戶和500個賣家帳戶。
然而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三天後活躍買家帳戶降至300左右,交易量跌至3萬筆左右。這期間出現了不少對產品的負面討論。直到8月19日官方宣布獲得某知名投資機構的種子輪投資,熱度才再次飆升。活躍買家單日達4000個,交易量超50萬筆,總鎖倉價值(TVL)從100多萬美元漲至700萬美元。
不過市場並未持續買帳,三天後熱度再次回落。活躍買家降至100多個,交易量回到起始水平,TVL穩定在500萬美元左右。經過半個月的沉寂,Friend Tech近期突然再度爆發。交易量較此前翻倍,TVL飆升至3100萬美元,獨立帳戶達14萬個。這標志着Friend Tech正迎來新一輪熱潮。
Friend Tech爲何能脫穎而出?
相較於曾經紅極一時但曇花一現的SocialFi項目,Friend Tech爲何能吸引更多真實用戶長期參與?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優質用戶羣體。英文圈知名機構、項目方創始人及高流量博主的入駐帶動了整體市場關注。同時,其激勵機制從根本上消除了低質量帳號,保留了深度參與用戶。
空投預期。除了給房主5%的交易額激勵外,Friend Tech還計劃在6個月內發放1億積分。社區普遍預期這與未來代幣空投密切相關,估計每積分價值可達2美元。
雄厚背景。Friend Tech獲得了某頂級投資機構的支持,且構建在Base鏈上,可能得到Base官方及Coinbase的助力。
滿足向上社交需求。Friend Tech爲用戶提供了接觸高層級人士的機會,以相對低廉的價格獲得一對一諮詢。
參與Friend Tech的潛在風險
機器人盈利過高。目前140多個機器人通過Friend Tech獲利220萬美元,佔總盈利的四分之一,擠壓了普通用戶的空間。
價格曲線陡峭。當購買量超過一定程度後,用戶之間價格差距急劇拉大,容易引發羣內惡性競爭和踩踏。
產品邏輯與盈利模式矛盾。積分激勵鼓勵長期持有,但平台和房主收益依賴頻繁交易。長期可能導致提供優質服務的房主獲益極少,形成負循環。
總的來說,Friend Tech抓住了市場空缺,吸引了大量關注。但其產品邏輯仍存在隱患,未來發展仍需觀察。投資者在參與時應謹慎管理倉位,權衡風險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