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政策布局:五大城市各有特色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这五个城市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与各自的经济、人才和科技优势密切相关。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这些城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来支持区块链的发展。## 北京:政策布局早,监管严格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科技领域也展现出勃勃生机。北京政府较早关注到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的革新,从2016年开始就进行了政策布局,这种前瞻性在全国领先。2016年2月,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成立,同时还成立了区块链国际孵化中心。2016年12月,北京市的金融业发展规划将区块链划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项技术。这表明北京政府鼓励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与其他技术一起创新金融领域。在随后的科技金融创新融合发展规划中,北京政府都鼓励探索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最近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也将区块链纳入其中,要求推动包括分布式技术在内的底层技术发展。不过,北京对区块链行业,特别是加密货币的监管十分严格。去年多部委要求停止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后,北京朝阳区今年还下发通知,禁止各类场所承办虚拟货币推介活动。北京的政策方向与其金融和人才优势密切相关。未来区块链除了在金融领域创新外,还可能在监管科技方面有所突破。有专家认为,北京作为监管总部所在地,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监管是必然的趋势。## 上海:紧跟形势布局上海虽然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红利,但在区块链领域似乎并不甘落后。实际上,上海可能是中国区块链行业最早的聚集地之一。2011年6月,中国第一家比特币交易平台在上海创立。2015年,上海还主办了第一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不过,上海政府的政策支持起步较晚。直到2017年,区块链才在一些政府文件中被提及。2018年,上海开始在区块链领域奋起直追。5月,区块链产业中心成立;6月,全国首家省级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在上海揭牌;9月,杨浦区发布了12条扶持区块链产业的政策。虽然前期政策缺位导致上海在区块链企业、专利等方面落后,但目前区块链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政策到位后上海仍有机会抓住这一变革机遇。## 广州:产业先行,政策跟进广东是国内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最多的省份,其中广州和深圳尤为突出。2017年,广州成立了区块链产业协会和创新基地,并出台了首个区块链产业扶植政策。在产业实践和政策支持下,广州目前已拥有6100多家区块链企业,居全国首位。今年5月,广州还出台了更详细的实施细则。10月,广州开发区表示将推出新版扶持政策,目标是催生3-5家区块链独角兽企业。在持续的政策利好下,广州凭借已经聚集的区块链企业,未来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深圳:彰显金融科技中心野心 深圳作为创新型城市,在区块链领域也走在前列。从2016年至今,深圳多个政府部门发布了支持区块链技术的政策文件,为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奠定了基础。从政策发布单位来看,深圳的区块链政策主要由金融办等部门发布,体现了深圳在金融领域追赶京沪的决心。在政策引导下,深圳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支付、电子发票等金融场景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深圳在财政补贴方面也颇为大手笔,设立了金融创新奖和科技专项奖,总奖金达2550万元。今年还启动了首期5亿元的区块链创投基金。明确的政策方向加上大规模的财政支持,深圳在发展区块链革新金融领域方面值得期待。如果金融科技发展起来,再配合原有的互联网产业,深圳的地位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杭州:政策引导,应用导向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杭州集聚了大批互联网企业和人才,为发展区块链奠定了基础。杭州在区块链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知名企业,呈现全方位发展态势。杭州政府较早关注区块链,2016年就在政策文件中提及。2017年4月,杭州主办了国内首个政府主办的区块链峰会,并推出了国内首个区块链产业园。 2017年12月,杭州市政府发布指导意见,强调区块链对未来竞争的意义,要求在这一领域率先布局。杭州政策的重点在于利用既有优势形成产业集聚,而非大规模财政补贴。目前杭州从事区块链技术服务的企业已有55家,区块链企业生态圈日益成熟。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杭州在区块链创新方面已形成天然吸引力。
五大城市布局区块链产业 各显所长重点突出
区块链政策布局:五大城市各有特色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这五个城市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与各自的经济、人才和科技优势密切相关。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这些城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来支持区块链的发展。
北京:政策布局早,监管严格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科技领域也展现出勃勃生机。北京政府较早关注到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的革新,从2016年开始就进行了政策布局,这种前瞻性在全国领先。
2016年2月,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成立,同时还成立了区块链国际孵化中心。2016年12月,北京市的金融业发展规划将区块链划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项技术。这表明北京政府鼓励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与其他技术一起创新金融领域。
在随后的科技金融创新融合发展规划中,北京政府都鼓励探索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最近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也将区块链纳入其中,要求推动包括分布式技术在内的底层技术发展。
不过,北京对区块链行业,特别是加密货币的监管十分严格。去年多部委要求停止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后,北京朝阳区今年还下发通知,禁止各类场所承办虚拟货币推介活动。
北京的政策方向与其金融和人才优势密切相关。未来区块链除了在金融领域创新外,还可能在监管科技方面有所突破。有专家认为,北京作为监管总部所在地,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监管是必然的趋势。
上海:紧跟形势布局
上海虽然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红利,但在区块链领域似乎并不甘落后。实际上,上海可能是中国区块链行业最早的聚集地之一。2011年6月,中国第一家比特币交易平台在上海创立。2015年,上海还主办了第一届区块链全球峰会。
不过,上海政府的政策支持起步较晚。直到2017年,区块链才在一些政府文件中被提及。2018年,上海开始在区块链领域奋起直追。5月,区块链产业中心成立;6月,全国首家省级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在上海揭牌;9月,杨浦区发布了12条扶持区块链产业的政策。
虽然前期政策缺位导致上海在区块链企业、专利等方面落后,但目前区块链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政策到位后上海仍有机会抓住这一变革机遇。
广州:产业先行,政策跟进
广东是国内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最多的省份,其中广州和深圳尤为突出。2017年,广州成立了区块链产业协会和创新基地,并出台了首个区块链产业扶植政策。
在产业实践和政策支持下,广州目前已拥有6100多家区块链企业,居全国首位。今年5月,广州还出台了更详细的实施细则。10月,广州开发区表示将推出新版扶持政策,目标是催生3-5家区块链独角兽企业。
在持续的政策利好下,广州凭借已经聚集的区块链企业,未来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深圳:彰显金融科技中心野心
深圳作为创新型城市,在区块链领域也走在前列。从2016年至今,深圳多个政府部门发布了支持区块链技术的政策文件,为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奠定了基础。
从政策发布单位来看,深圳的区块链政策主要由金融办等部门发布,体现了深圳在金融领域追赶京沪的决心。在政策引导下,深圳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支付、电子发票等金融场景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深圳在财政补贴方面也颇为大手笔,设立了金融创新奖和科技专项奖,总奖金达2550万元。今年还启动了首期5亿元的区块链创投基金。
明确的政策方向加上大规模的财政支持,深圳在发展区块链革新金融领域方面值得期待。如果金融科技发展起来,再配合原有的互联网产业,深圳的地位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杭州:政策引导,应用导向
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杭州集聚了大批互联网企业和人才,为发展区块链奠定了基础。杭州在区块链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知名企业,呈现全方位发展态势。
杭州政府较早关注区块链,2016年就在政策文件中提及。2017年4月,杭州主办了国内首个政府主办的区块链峰会,并推出了国内首个区块链产业园。
2017年12月,杭州市政府发布指导意见,强调区块链对未来竞争的意义,要求在这一领域率先布局。杭州政策的重点在于利用既有优势形成产业集聚,而非大规模财政补贴。
目前杭州从事区块链技术服务的企业已有55家,区块链企业生态圈日益成熟。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杭州在区块链创新方面已形成天然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