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重返稳定币赛道:从自建野心到隐匿布局

robot
摘要生成中

Meta的稳定币之路:从自建野心到隐匿布局

三年前,Meta(当时还叫Facebook)雄心勃勃地推出了Libra项目,试图建立一个"数字美元替代品"。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在监管机构和国会的反对下最终失败,Meta被迫退守。

如今,Meta似乎换了一种方式重返稳定币赛道。今年年初,曾主导Facebook支付系统搭建的Ginger Baker被任命为支付产品副总裁,这被视为Meta重返稳定币领域的信号。据报道,Meta正在探索将稳定币作为支付解决方案,特别是用于其平台上内容创作者的收入结算。

与Libra时代不同,Meta这次不再试图自己发行稳定币,而是转向分销现成的合规币种如USDC。它将清算和储备交由第三方,只保留流量聚合与账户系统这两个最熟悉的领域。这种"轻投入、快结算、强沉淀"的路径,比起当年"自建央行"的重型方案,更贴合互联网平台的盈利逻辑。

然而,监管机构的警惕并未因此消散。美国参议员向扎克伯格发出质询,质疑Meta是否借合作名义绕道重启"私有货币网络"。他们指出,即便不直接发行稳定币,只要仍控制账户与清算通路,系统性风险就依然存在。

Meta的转变反映了稳定币领域更大的结构性变化。随着监管边界的明确,平台不再争夺"发行权",而是围绕"流量端口"展开竞争。稳定币正在从面向用户的资产,变成嵌入系统底层的清算模块。对用户而言,稳定币正退化为一个不可见的"结算API"。

这种变化正重构着支付范式。资金流动方式正从以银行为中心的封闭网络,转向平台主导的"接口+清算"组合网络。发行方负责储备管理与链上清算,而像Meta这样的平台则扮演新一代渠道商,构建账户系统、支付场景与用户交互。

尽管Meta不再直接发行稳定币,但它掌握的恰恰是曾经由央行、清算机构和银行分工完成的系统------身份验证、资金调度与支付路径。这引发了新的问题:如果一个平台不发稳定币,却掌控了资金流向、账户建立和数据沉淀,它到底是工具提供者,还是新一代的清算组织?

当稳定币真正成为平台级基础设施,公众关注点也随之转移。从"应不应该发行",变成了"谁在定义支付"。谁控制资金进出路径,谁就有能力重构费率结构、设定准入门槛,乃至重新定义交易发生方式。

Meta的新一轮尝试,正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展开。关于平台与金融边界的讨论,也许才刚刚开始。

USDC-0.0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梭哈爸爸vip
· 08-07 13:53
偷偷布局还是跑不掉
回复0
戴上帽子说话vip
· 08-07 13:52
祖马又玩新花样
回复0
养老笑看大饼vip
· 08-07 13:52
就这出息 又想搞事情了
回复0
PessimisticOraclevip
· 08-07 13:33
扎克伯格又在玩套路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