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营销新生态解析:注意力经济的底层逻辑与破局之道

Web3营销新生态的底层逻辑与破局之道

创业Web3,畅谈每周三!

本期聚焦Web3营销新生态,深度解析"注意力经济"的底层逻辑:从"嘴撸经济"的兴起,到新项目冷启动的实战策略,从AI识别真实流量价值,到如何让用户注意力直接变现。结合多年MCN与项目方经验,拆解Web3营销的痛点与破局点,助力创业者看懂注意力的商业价值,在流量分散的时代找到高效获客路径,让营销真正成为项目成长的助推器!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在Web3营销领域有丰富经验,对"注意力经济"有深入研究。她接触Crypto和Web3大约两三年,经历过国内数字藏品、公链生态等,现在是某生态的合伙人,同时还担任某公链的活动大使。

过去她在MCN机构和项目方都有工作经验,亲历了Web2到Web3营销的转型过程。早期在MCN时,主要帮项目方做社媒宣发;后来到项目方,发现传统营销模式存在信息不透明等痛点。这些经历让她更清楚Web3营销的需求,也促成了她现在的工作,专注于用新模式连接项目方和用户。

Web3营销平台的核心业务

嘉宾所在的平台是连接"注意力买方"和"注意力卖方"的平台:

  • 项目方(买方)需要曝光,可以在平台上架项目介绍、活动信息,预设奖池。
  • 用户(卖方)通过在社交媒体发布项目相关内容,既自己了解项目,也让粉丝或好友关注到项目,就能根据内容的实际效果从奖池里获得收益。

平台会根据内容的传播量、相关性等数据,让用户分到对应奖励。目标是让普通用户也能像KOL一样,通过分享注意力获得收益,而不是只有MCN或大V才能参与营销。

创立初衷

创立这样的平台源于发现传统营销模式的痛点:

  • 项目方给MCN付费后,难以确认资金是否真正触达有效用户。
  • 项目方担心MCN提供的KOL名单中粉丝数可能造假,或KOL无法真正理解项目。

团队希望跳过中间环节,让项目方直接对接用户。另外,Web3行业快速发展,用户规模增长,但营销工具还很早期,存在数据真假难辨、难以精准触达潜在受众等问题。

平台引入AI技术,如筛查用户内容是否有虚假信息、敏感话题,识别账号历史行为是否真实,确保项目方的奖池能给到真正有价值的创作者。

社交媒体营销的特色

平台早期合作项目多来自团队在公链生态的积累。公链生态目前还比较早期,项目数量和质量都在快速增长,用户需要一个"靠谱的入口"来了解值得参与的项目。

平台定位不只是"让用户赚钱",更想成为一个"项目筛选器":

  • 先对上架项目做基础调研,屏蔽明显不靠谱的。
  • 让用户能看到相对优质的项目,再通过分享获得收益。

这种"筛选+激励"的模式,慢慢形成了项目方、用户和平台的三方正向循环。

某社交平台成为Web3主阵地的原因

某社交平台成为Web3营销主阵地有两个原因:

  1. 匹配性:该平台是全球性社交平台,用户来自全球各地;Web3项目天然是全球性的,与平台特性契合。

  2. 早期行业环境:Crypto早期有一些乱象,部分地区对相关内容有限制,行业声音慢慢转移到该平台。加上很多海外项目的官方账号本来就在该平台,用户为了获取一手信息,自然也聚集到这里。

不过现在也有变化,一些"广场"类平台在崛起。未来Web3营销的阵地可能会更分散,但该平台的全球属性短期内很难替代。

信息分散化的影响

信息分散化的影响取决于内容是否基于"真实体验":

  • 如果用户是项目的真实使用者,分享自己的体验或项目新功能,哪怕内容分散、粉丝少,也不是噪音。这些"小声音"反而能拼凑出项目的真实面貌。

  • 但如果是KOL接商单,内容避重就轻、只说优点,哪怕流量再大,也是噪音。

平台希望通过机制引导良性循环,比如支持在多平台发任务,用户必须先体验项目,再分享内容,才能获得奖励。这样分散的信息反而能让项目的真实口碑更清晰。

"嘴撸经济"解析

"嘴撸经济"是最近流行的模式:

  • "嘴"指发内容、说观点
  • "撸"指薅羊毛,但比传统薅羊毛多了"内容权重"

与传统薅羊毛的区别:

  • 传统薅羊毛主要看"账号数量"和"基础行为",如注册账号、完成简单任务。
  • "嘴撸"更看"内容质量":用户不仅要完成基础行为,还要在社交平台发内容,内容的频次、相关性、传播效果都会影响收益。

这反映了行业对"注意力的价值"的认可 —— 用户的声音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识别KOL真实价值的技术手段

平台使用AI技术从三个维度判断KOL的真实价值:

  1. 基础数据:内容的观看量、扩散范围。

  2. 内容质量:AI分析内容和项目的相关性,如是否涉及项目核心功能。

  3. 行为真实性:如互动量(点赞/观看比)是否异常,标记可疑账号。

对可疑账号,轻则减少奖励,重则判定为机器人,取消全部奖励。未来还会跟踪KOL的历史数据,如擅长领域、流量稳定性等,帮项目方找到"小众但权威"的博主。

Web3新项目冷启动实用经验

冷启动核心是"性价比高的试错",重点抓两个环节:

  1. 触达:用20%左右预算找KOL,触达潜在用户。建议找垂直领域的中小V,比找泛Crypto博主更精准。

  2. 转化:把50%左右预算放到任务平台,让用户通过分享、互动完成转化。用户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了解项目的过程。

早期应快速验证用户反馈,如用户对哪个功能感兴趣,对奖励机制有什么建议,再根据这些数据调整策略。冷启动阶段,"精准"比"量大"更重要。

营销与项目质量的关系

营销和项目质量同等重要(50:50):

  • 技术创新是根基,做的是"0到1"的事。没有扎实的技术,营销再好也走不远。
  • 营销是"给1后面加0"。再好的技术,用户不知道、不理解,也很难落地。

早期Crypto是蓝海,项目少,用户更关注技术创新;现在项目越来越多,一些赛道已经拥挤,变成了红海。这时营销和技术就同等重要 —— 用户面对一堆"号称创新"的项目,会先看"这个项目我能不能看懂""有没有人在讨论它",这时营销就能帮项目脱颖而出。

判断流量长期价值的方法

平台主要记录用户的"功劳和苦劳":

  • "功劳"是内容的传播量,如带来了多少新用户。
  • "苦劳"是参与频率,如是否长期关注项目,持续发内容。

具体做法:

  • 给项目方提供后台,显示哪些用户为项目发声最多,他们的粉丝群体特征。
  • 项目方可根据数据,把长期活跃用户标记为"核心用户",未来优先发放福利。
  • 这些用户不仅能带来流量,还能成为项目的"传播节点",价值远超短期流量。

未来还会上线"链上任务",如用户必须在项目上完成一笔swap才能参与营销任务,把"注意力"和"真实使用"绑定,让流量真正转化为项目的长期资产。

值得关注的Web3营销平台

推荐体验一些新兴的Web3营销平台,它们的模式可以说是"一鱼四吃":

  1. 项目方奖池的基础奖励,只要内容有效就能获得。
  2. 合作项目发福利时,平台会推荐优质用户地址,优先获得额外奖励。
  3. 平台未来也会基于用户数据发放福利。
  4. 积累的创作数据能帮用户对接匹配的项目。

关键是看平台是否能真正保护创作者的价值,让"注意力"得到合理回报。

用户注意力管理的思考

对用户来说,需要一个"过滤器"来筛选项目,把注意力放在值得了解的生态上。

对项目方来说:

  • 追求"精准流量"而非"广泛流量"。如做NFT的项目,在二次元社区发内容,比在泛Crypto社区发更有效。
  • 鼓励用户之间互相评论,形成互动。这种"互动式营销"比单纯发广告更有效。

Web3营销未来趋势

  1. "注意力成为可编程资产":用户的社交账号、创作行为可能成为一种可交易、可编程的资产。

  2. "用户与项目共赢":不再是项目花钱买流量,而是设计机制让用户通过分享赚钱,项目通过用户传播节省成本。

最后提醒:参与项目一定要擦亮双眼,在法律法规框架内探索Web3,多和身边的人交流验证信息,避免踩坑。

SWAP-0.9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GasFeeLadyvip
· 5小时前
哈哈,又一个吸引注意力的指南……说实话,这些营销技巧的矿工费肯定比它们赚的还要多。
查看原文回复0
ThatsNotARugPullvip
· 08-13 09:15
营销跟智商卷就完事了
回复0
0xSleepDeprivedvip
· 08-13 09:11
又来骗钱的嘞
回复0
快照民工vip
· 08-13 09:07
又一篇小作文哈 感觉就是讲空话
回复0
币圈塔罗师vip
· 08-13 09:05
就这三年经验还讲课呢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